
和睦家成立用时7年、盖了180多个章
“8月27日,国家卫计委、商务部下发通知,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,在北京市等7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。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国内已经营业的只有两家外资独资医院,其余都是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出现。外资医院要想在国内站得住脚,不仅需要配套政策的扶持,也需要找好自己的定位。”
政策
港澳台企业之前已可独资建医院
8月27日,国家卫计委、商务部已下发《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从2014年7月25日起,境外投资者可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,在北京市、天津市、上海市、江苏省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海南省设立外资独资医院。
通知规定,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。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立和变更应按照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和《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。
其实允许开设外资独资医院,并不是第一次被国家政策提及。早前,卫计委已经允许港、澳、台资企业独资建立医院。2010年12月,卫生部、商务部发布《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》和《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》。
这两个办法规定,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可以在上海市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海南省和重庆市设立独资医院,台湾服务提供者可以在上海市、江苏省、福建省、广东省和海南省设立独资医院。
现状
中外合资医院收费高出普通医院好几倍
在这样的背景下,台资率先进军国内,2012年成立上海禾新医院,成为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医院。2013年,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成立,成为国内第二家外资独资医院,也是国内第一家港资独资医院。今年7月22日,德国阿特蒙集团、银山资本,联手外高桥集团,就设立“中国上海自贸区阿特蒙医院”,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这家医院将有望成为除港台资本外的,第三家外资独资医院。
目前,国内已经开业运营的外资独资医院只有两家,其他的都是中外合资的形式。以2013年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统计数量来看,我国总共登记医院23551家,其中社会办医10166家。而中外合资的医院不过200余家。
北京的外资合资医院大部分是专科医院,也有小型的综合医院。与公立医院相比,费用确实偏高。以和睦家为例,24小时自然分娩加产后两晚套餐5.6万元,这其中包括新生儿的脐血、听力筛查,新生儿一些疫苗的接种,还有产妇6周后的检查。剖宫产手术加术后三晚住院套餐价格是8.8万元。他们提供了比普通医院要多样的检查和服务,价钱也要比普通医院的收费高出好多倍,因此吸引的是大量的明星、社会名流和业界精英。
另外,在外资合资医院就诊的流程也和国内的医院不太一样,外资医院没有挂号一说,采用的是预约制。同时,收费也是按项目统一结算,减少病人在就诊时挂号、交费来回跑的时间,留下和医生充分沟通病情的时间。因此,外资医院的接诊量相对较少,大一点的医院每天能够接诊三百人左右,小一点的每天就一两百人。
由于外资合资医院面向的人群有特殊性,病人看病的费用主要是走商业保险,医院能与全球主要的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对接关系。因此成为医保定点单位的医院也比较少。
案例
纳入医保后白内障手术费降了一半多
外资独资医院到底运营的怎么样?北青报记者采访了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执行院长刘江宁,刘院长介绍,该医院于2013年正式营业,到现在已
|